在日本的华人家庭,不论父母都讲中文,
还是有一方父母不讲中文,
都面临一个烦恼
孩子不爱说中文。
我家的宝宝才两岁多,白天上日本的保育园,
孩子爸爸是日本人,
家里基本没有中文环境。
有时我特意告诉她一个词中文如何说,
两岁的她反而会用日语纠正我,
让我为她的中文甚是担忧。
碰巧朋友告诉我有一个中文早教班,
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参加了。
2岁娃娃在日本第一次中文早教体验
周末一大早,一个班里有大约七组年龄相近的妈妈和宝宝,我们这个班大都是2岁左右的宝宝。
一次课程45分钟,针对1-6岁的学龄前儿童。
早教班的老师叫真真,看上去年轻可爱。
一点也看不出是两个娃的妈妈。
真真老师不仅是一个战斗在第一线的现役妈妈,也是一位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
真真老师简介
聖心女子大学大学院深入学习幼儿教育,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东京六本木的一家区立幼儿园。 参加过蒙台梭利、奥尔夫音乐、感统训练等西方早教知识技能培训,持有蒙台梭利教师资格。 育有一儿一女。
刚开始,孩子们都有点紧张,紧紧地挨着妈妈。
真真老师用中文带领大家,唱儿歌,做游戏,
真真老师说,儿歌押韵,朗朗上口。
老师带我们唱的儿歌是 ♪我有一只小毛驴♪
这是我特别受启发的一个活动。
以后在家也可以找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给宝宝唱着听。
这就是上课一大收获之一。看似简单,没人提醒不一定会想到去做。
接下来真真老师又带我们玩了几个小游戏。
比如,色彩识别小游戏,通过色彩识别训练正向和逆向思维。
还有手眼搭配小游戏,宝宝们用杯子去扣滚动的兵乓球。
老师示范以后,妈妈和宝宝自己试着玩一玩,
老师让和妈妈玩的时间,我家宝宝自己去找真真老师玩。
我家宝宝的运动看似神经一般般,不过社交能力好像蛮好的。。
宝宝们从开始的紧张,到慢慢接受真真老师。
真真老师被宝宝围起来了。
最后一个项目是彩球屋顶的游戏。
妈妈们和老师一起为宝宝们撑起彩色屋顶,宝宝们都很兴奋。
有的宝宝兴奋地钻进屋顶下面。
有的宝宝警惕地躲在妈妈身后。
有的宝宝近情情怯地欲进又出。
短短的45分钟,很快就结束了。
这45分钟内,真真老师一共带我们做了8组游戏互动。
最后,真真老师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句话今后也会对我们家的中文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真真老师说,在这种与孩子做游戏快乐的氛围下,孩子自然而然地会说中文。
我开始反省,我以前为了教我家宝宝知道某个词中文怎么说,
或刻意念中文故事给她听,
那是一种她不能接受的强迫模式。
为了能让她接受中文,我需要为她创造一个自然而愉快,她愿意打开身心去接受的语言环境。
与她说中文时,我自己也要放松心态,
用快乐的方式而不是强迫的方式和宝宝交流。
真真老师的早教课程,正是给我们家这样没有中文环境的家庭提供了机会。
除了上课的45分钟以外,课上老师带我们玩的游戏我们回家也可以再现。
也许参加早教课,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不过短短一节体验课,真真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Hints, 会让我和宝宝受益终身。
真真老师的早教课南砂教室目前正在优惠体验中,提起看了jpmama.info可以500日元优惠体验,
如果有兴趣,可以体验一次。
对于我,我认为参加有三大意义
- 创造愉快自然的中文环境。
- 通过课堂内容(包括音乐、认知、精细动作、大运动和社交 5大方面),及以上内容在家庭的延伸活动,提升宝宝的创造力、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空间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组织推理能力等多元思维能力。
- 丰富在家与孩子的互动。
正如 真真老师说, 每周一两个小时的早教课,只能是给孩子提供外部的环境刺激,通过老师的专业指导,能更客观的发现孩子的长处。更多的早教是需要家长按照老师的理论和方法在日常与孩子的亲子相处中来实现。
陪伴,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