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公立私立学校的比例,从小学到中学,之前的几篇文章都给大家科普过。
私立小学,全日本的学生人数比例大概只有1%,而在私立小学比例最高的东京都有39万小学生,其中有16844在私立小学,占比4.3%。
这个数字已经是远远高于千叶的1.1%的4倍多了。
其他地方估计比例更低。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四年前做过一个调查。
私立小学的家庭,年收1200万日元的占44.7%。年收1000万日元以上的占16.5%。800万日元以上占15.4%,600-799万占13.2%。
看来上私立小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不差钱。
那么,在日本的教育体制中,私立小学到底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什么样的家庭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选择私立小学? 私立学校入学考试如何选拔,大家如何做准备?
我们近期会推出一系列文章,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
这次,我们主要是聚集于私立小学到底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从日本战后私立学校的历史,一层层开始揭开日本私立小学的神秘面纱。
公立教育Vs 私立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考虑教育的公共性,政府公办的公立学校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中流砥柱。
私立教育,则是填补了公立教育所不能提供的个性化,特征化教育的空白。
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有着明确的区别,是典型的双轨教育国家,就是精英层于大众层的分离。
英国的私立学校(Private Shcool)又被称为Independent School, 独立学校。
英国的私立小学为伊顿公学等英国升入牛津剑桥等名门大学升学率高的私立中学提供生源。独立学校顾名思义就是独立于政府,主要有三个方面,财政独立,教学内容与方针独立,招生独立。
独立学校由于财政独立,没有任何政府补贴,自然学费高昂,不是一般工薪家庭可以承受的。
这就决定了独立学校生源的阶级特性。
日本私立小学的历史
日本的私立小学,从其诞生的历史环境看,更多的是对公立学校的一个补充。
1945年,在战后复兴的大环境中,如何提供国民教育保障,成为了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之一。
当时日本的很多政策都受到了GHQ/SCAP(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影响,教育政策也在其中。
1946年11月,日本的新宪法颁布,主要理念是国民主权,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与和平主义。
基于这样的宪法理念,1947年,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颁布,明确了目前主流的6(小学)-3(初中)-3(高中)的单线教育体制。
教育基本法第六条,赋予了私立学校合法的地位,规定了私立学校的自主性,公共性与健全性,同时允许了宗教教育。
特别是关于健全性,这里主要指的是私立学校运营的稳定性,想象一下孩子上到三年级学校突然倒闭了怎么办?
因此政府明确了从财政上会支持私立学校运营的稳定性。
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会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金。
1949年12月,私立学校法诞生了,这个法律明确了对私立学校的政府补助。
1952年私立学校振兴会法颁布,1953年私立学校教职员共济组合法颁布,这两个法律与私立学校法被称为私学三法,完善了日本战后私立学校的法制化体系。
日本的私立小学 国民教育还是精英教育?
从上面立法的背景,大家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纠结吗?
怕他们不自由又怕他们太自由,希望他们可以财务自立但又怕他们运营不稳定而有损教育的公共性。
与完全独立于政府的英国Independent School相比,日本的私立学校从财政和教育内容上,虽然不像公立学校那样完全依附于政府,但也是在政府五指山掌握中。
在渋谷教育学園渋谷幕張校创立校长田村哲夫的回忆中,也有这样的记述。
千叶县教育局(类似我们的教科委吧)对学校设立计划的询问事无巨细地询问。
可以看出,日本的私立学校教育,日本文部省的影响力很大,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
在日本战后复兴的混乱而又充满希望的年代中,私立学校像雨后春笋般增长。
特别是战后10年,增加了70多所私立小学。
其中也包括一些公立官立学校的私立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皇室的学校学习院。
数字来源 日本文部省年报
与英国完全自由独立的精英教育的摇篮Independent School相比,日本的私立小学在财政上受政府的支持,在教学内容上接受政府的一定程度的制约。
可以说,日本的私立小学并不完全是精英教育的产物,
日本战后复兴时期对公立学校不足的补充,以及战后特殊年代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的补充。
参考资料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others/detail/1317791.htm
Leave a Reply